永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

创建时间:2015-03-11 00:00

2009 年9 月28 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,我国申报的“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”被列入“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在此之前,“永靖白塔乡古建筑艺术”已在2008 年被列入“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。2014年12 月3 日,“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”正式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永靖白塔乡古建营造技艺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,以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,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一种古建筑营造技艺。“白塔的木匠,五屯的画匠。”相传木匠始祖鲁班在炳灵寺开凿石窟,功成离去途中不慎将一把斧子遗失黄河边的白塔寺川。从此,白塔寺川名匠辈出,个个出类拔萃,闻名西北,蜚声全国。西北地区的建筑,大到宫殿庙堂,寺院道馆;小到亭台楼阁,村宅民居;尽为白塔掌尺所建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,白塔掌尺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授的营造技艺遭到毁弃,濒临失传。本文旨在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历史、发展、种类、价值以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,以提高对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认识,促进其保护与传承。

一、历史沿革

(一)历史渊源

白塔木匠早在西汉时已声名远扬。东晋时期,白塔木匠在丝绸古道的黄河渡口修建了炳灵寺和凌空栈道。炳灵寺坐落在永靖县西南寺沟峡黄河岸北,在南北长2 公里的陡峭险峻的红砂岩悬崖上,石窟神龛鳞次栉比,栈道凌空,雄伟壮观;这座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,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。西晋时期,白塔木匠修建了黄河“天下第一桥”———“河历”桥,后又建“飞桥”。建于唐代的炳灵寺“大佛阁”亦是出自白塔掌尺之手。著名学者、文史学家郑振铎先生曾赞叹道:“此建筑是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宝藏”。元、明、清时期,藏传佛教兴起,藏、蒙、汉等民族盛行修建寺院,直至民国时期白塔木匠人才辈出,涌现出陈来成、胥步山、朱存聪、陈闯成、海葫芦等著名工匠21 位。据《永靖县志》记载,1954 年白塔木匠有1 686 人。“文革”时期“破四旧”古建筑营造停止,白塔木匠从全国各地回到永靖县务农,传承被迫中断,产生了短暂的断层。改革开放后,白塔木匠重振雄风,对毁坏的古建筑进行修复,同时新修了敦煌上下寺、月牙阁、敦煌山庄、“四库全书”文溯阁等大小近5 000 座古建筑,名声大震。据“永靖县古建公司”统计,1978-2012 年,白塔木匠共修佛寺5 112 座,庙观1 428 座,清真寺3 718座;维修旧建1 478 处;其他如亭、阁、馆、堂、民居等民间不注册修建的建筑,则更难以数计。

(二)兴起原因

首先,中原封建王朝对西部边疆各民族采用怀柔、羁縻政策,鼓励倡兴宗教,促使西北地区宗教繁荣,宗教建筑日益繁多,样式丰富多彩。元以后,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,且大量回族集中于西北,因此,大量兴修清真寺和佛教寺院。其次,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地,各民族杂居,导致战争不断。战争中各种建筑首当其冲受到破坏,频繁出现建了毁、毁了建的恶性循环。这样的状况致使白塔木匠的修建工程从未间断。同时,由于当时宽松政策,民族聚居地客观上摆脱了中原“营造法式”的束缚,匠人可以尽情发挥艺术想象进行艺术创作,表达出自己对古建风格的感受,这为他们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自由的舞台。发展到现在,白塔掌尺们已能熟练修建宫式、藏式、回式、回汉结合式、藏汉结合式等风格的古建筑,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智慧进行独特的风格创造,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建筑形式,而且以独一无二的显著特色,在西北乃至华夏建筑史上闪耀着炫目的光芒。

二、区域环境

(一)自然环境

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,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,东与兰州市接壤,南邻刘家峡水库,素称“河州北乡”。永靖地处内陆,大陆性气候显著,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,境内沟壑纵横,植被稀少,气候干燥,年平均温度5~9℃之间,年平均降水量为300 多毫米。过去,这里山大沟深,交通闭塞,文化落后,气候干旱,土地贫瘠,有“十种九不收,过完春节就出走”的民谚。而现在,时代变迁,永靖县交通四通八达,水利便给,特产丰饶。

(二)人文环境

永靖县总面积1 863.6 平方公里,有17 个乡(镇),人口23 万人,县境有汉、藏、东乡、撒拉、回、土、保安等11 个民族。黄河由南而北贯穿全县,其间有洮水、夏河、湟水注入,水利资源丰富。永靖县处于黄河古文化荟萃之地,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,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黄河古文化。此地还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要冲,古生物的伊甸园,彩陶之乡。优秀历史文化对当地古建筑技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,促进了永靖白塔乡古建筑技艺的发展。